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实现“十九连丰”,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近几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粮食贸易,加上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生产影响加剧,引发全社会对粮食问题广泛关注。国内外各界人士大都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充分肯定,但也有少数质疑之声。为进一步感受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状况,我们组织专家记者深入生产一线、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实地调研了解当前粮食供应、居民消费、市场价格、生产统计等情况,力求从普通消费者直观感受的角度,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示我国粮食安全“印象”。
一问:身边有没有人说粮食不够吃?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达到1373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今年,夏粮产量减少有限已获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面积增加,目前收获已过八成,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消费者满足粮食需求,主要是在市场上购买和自种自吃两种途径。城市居民、集团消费及大部分农村居民采用购买粮食的方式,还有小部分农村居民选择自种自吃的方式。生产端有保证、粮食足够吃,是我们调研的城乡居民的普遍感受。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洞子组脱贫户朱圣洪说,村子海拔高、生产条件差,他家6亩地都在山上,种冷水稻“三年两不收”。在脱贫攻坚以前,地里产的粮食就是“管住一家人的饭碗”,即便如此,没有听说过谁家粮食不够吃。对建档立卡户,政府每年会定期发放低保金,过中秋、春节等还会上门慰问,送的大米、油也够吃一段时间。这些年,他家靠种黄桃脱了贫,年收入至少四五万元,吃饭就更不是问题了。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东六户村村民康北镇种地30多年,家里5口人种着29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一般地块的小麦平均产量在500斤左右,玉米在800斤左右,最好的地块又恰逢风调雨顺的年份,小麦产量才能到800斤。近几年,粮食耕种管收已经全程机械化,加上品种好、技术到位,小麦平均亩产量大约在900斤左右,玉米能收1100-1200斤。单单小麦,他家一年就能收2万多斤。
黑龙江省五常市民意乡中发村村民陈斌从1993年起种水稻,一开始种的是普通水稻,亩产量在900斤左右。从2003年开始先后种了“稻花香二号”“稻花香四号”,现在有220多亩,单产稳定在1000来斤,而且米质更好、效益更高。陈斌的孩子在哈尔滨上班,平常吃米都是从家里拿,“一般节假日回来拿些大米,就能吃上很长一段时间。”
地里不仅产得出,而且产量高,城乡居民的“米袋子”是有保障的。
二问:有没有买不到粮食的情况?
对于粮食安全,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95年第二次世界粮食大会上的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的、富有营养的和安全的食物,来满足健康的膳食需要和合理的喜好。”按此定义,联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已经实现米面等食品的购买方便、价格能够接受、个性化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一方面,粮食随时能买。通过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粮油经销商的交流了解到,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米面油购买方便,货品丰富,价格合适,产品档次能够满足需求。朱圣洪家3口人一个季度大约消耗60斤面粉、45斤大米,总价200多元。每逢黄桃收获时,因为雇人来干活,米面油的消耗量会多一些。他说:“吃粮食是不需要花很多钱的。”小卖部、粮油店都能买到,几乎没遇到缺货的情况。康北镇家每年都会自留2000斤小麦,大约磨成1600斤面粉,够吃一年,剩下的还可以卖掉;此外,每月大约买10斤大米、12斤油,花费200元左右。他说,即便种粮的产量再低也够吃,还别说这几年粮食产量这么高,农民就是种地的,哪能缺了饭吃。
另一方面,粮食品类齐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粮油产品经销商董振丹介绍,他们主要面向京内的学校、工地、企业食堂供应米面油,大米、面粉的日供应量5000-6000袋、食用油100-200箱。不同档次的产品都有,而且货源稳定、库存充足。一般来说,学校偏向于选择中高端价位,工地倾向于价格较低的产品。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的居民祁梅军一家6口人,每月大约消耗面粉30斤、大米10斤、油10斤。日常采购“随缺随补”,如果需要,小区门口超市就能买到。此外,有单位发放的福利、亲朋好友的赠送,这些大概够吃4个来月。考虑到家中有小孩,他们倾向于选择中档以上的产品。尽管米面油消耗相对较多,但这部分支出在家庭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不超过10%,而且从未担心没有吃的。
三问:有没有哪些地方粮价高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国际粮食贸易供应链中断,增加粮食供给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剧烈波动,而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董振丹从粮油供应商的视角观察,这几年大米、面粉等粮食的价格保持较为平稳的变化区间。朱圣洪从农村消费者的角度认为,“粮食价格是可以承受的,就是跟着行情走,还是比较稳定的。”祁梅军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看,粮食涨价的幅度并不大,并且在她可接受的范围,所以不太敏感。康北镇从农民卖粮的角度看,粮食的价格“非常稳定”。他回忆,小麦每斤9毛到1元的收购价大概持续了十来年,近两年麦子的价格有些波动,去年是近几年较高的,达到1.48元/斤,今年是个平常价1.3元/斤。
粮食是刚需,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如果真缺,市场和价格就会表现出来。粮食每天都要吃,不会因为价格上涨一倍就少吃一半,也不会因为价格下降一半就多吃一倍。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市民想买就能买得到,表明粮食供应没有问题。近年来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确实有据可查:
一是国内粮价无论上涨幅度还是波动幅度,均低于国际市场。2023年5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含碎率)每吨495美元,较2020年1月份涨14.1%;而国内大米价格(晚籼米批发均价)每吨4160元,较2020年1月份跌1.0%。国际小麦(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价格同期涨51.0%,而国内小麦(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均价)价格涨14.4%,明显低于国际。
二是成品粮零售价格整体平稳,年际间波动较小。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资料,2021年全年平均,标一晚籼米2.72元/斤,比2021年涨0.38%;标一粳米2.87元/斤,降0.69%;标准粉2.51元/斤,涨2.03%;富强粉2.77元/斤,涨1.09%。
四问:有没有哪些地方出现过紧急调粮?
日常供应不用担心,但在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重大应急事件情况下,市场上粮油产品供不供得上,是否听说过紧急调粮的情况?
调研中,普通消费者都表示,对“紧急调粮”情况不了解。浙江省直属粮油库主任金建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粮库可以满足杭州市1000多万人口一个月口粮供应,粮库自1996年建成运行以来,没有遇到过储备粮紧急调拨任务,都是正常轮换。
祁梅军说,即使在前两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她也没有“囤粮”,“一来家里有存货,二来小区大门也只封了一周,所以根本不用考虑没有粮吃、吃不起粮。”董振丹介绍,2022年疫情期间,公司启用了两个库房,一方面因为备货量确实大,比现在大约多出10%,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一个库房被封控而无法出仓。公司对接的天津、廊坊等多个工厂,“一个厂封闭,我们就去对接下一个厂,货源基本能稳定供应。”
从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的各种“囤货清单”来看,新鲜蔬菜水果、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往往是“囤货”的主打品类,而米面油并不是重点。而且,“囤货”多是阶段性、短时间的,随着封控信息公开、商超及时加量备货、社区送货上门等应急措施到位,很快就会平息。
应急状态下粮油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一批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库存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部分省份地市级建立了10-15天的成品粮储备。截至2021年底,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到147万吨,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日供应能力达到160万吨。以河北为例,按全省粮食加工产能测算,每天可加工5.2万吨面粉、0.5万吨大米,够全省城乡居民吃3天。
综合来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城乡居民口粮的充足供应、价格平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对粮食生产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是按照《统计法》等独立开展,具体工作是由驻各省(区、市)调查总队采取抽样调查和遥感相结合的方法对粮食面积和产量进行统计,方法科学、数据权威、结果真实。这些数据与农业农村部门对粮食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测,与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相互验证、基本一致,是科学的、客观的。
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对粮食安全的直观“印象”是粮食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吃得起。来自粮食流通环节的较好体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强大、稳定、持久的支撑。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能在“粮食危机”阴云笼罩全球的情况下,显著低于国际市场,也是对“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最直接的诠释。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 业务咨询
- 咨询电话 024-88137717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沈阳金秋实农资有限公司 辽ICP备0500787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沈阳